【道教一共有多少天尊】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宗教之一,历史悠久,体系庞大。在道教信仰中,“天尊”是至高无上的神祇之一,代表着宇宙的本源与大道的体现。那么,道教一共有多少“天尊”呢?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但其实涉及道教不同流派和经典对“天尊”的不同理解。
一、道教“天尊”的基本概念
“天尊”一词源于道教对最高神灵的尊称,通常指代道家哲学中“道”的具象化表现。道教中常见的“天尊”有三位,被称为“三清”,即:
- 玄清妙道玉宸元始天尊
- 玉清真王太上老君(道德天尊)
- 太清真境大罗天尊(灵宝天尊)
这三位天尊被认为是“道”的三种化身,分别代表了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的宇宙生成过程。
然而,随着道教的发展,尤其是道教经典如《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》等的流传,道教中出现了更多“天尊”的说法,包括“四御”、“五方五老”等,这些也常被误认为是“天尊”。
因此,在探讨“道教一共有多少天尊”时,需要明确区分“三清”与“其他天尊”的关系。
二、道教中常见的“天尊”分类总结
以下是对道教中常见“天尊”类型的总结:
| 类别 | 名称 | 说明 |
| 三清 | 元始天尊 | 道教最高神之一,象征“道”的本源 |
| 三清 | 灵宝天尊 | 道教三清之一,象征“道”的演化 |
| 三清 | 道德天尊(太上老君) | 道教三清之一,象征“道”的实践 |
| 四御 | 玉皇大天尊 | 掌管天界秩序,地位仅次于三清 |
| 四御 | 东极青华大帝 | 主管救苦救难,与地府有关 |
| 四御 | 南极长生大帝 | 掌管寿数与延年益寿 |
| 四御 | 北极大帝 | 主管北方、水德与阴气 |
| 五方五老 | 东方青帝 | 代表东方,主木德 |
| 五方五老 | 南方赤帝 | 代表南方,主火德 |
| 五方五老 | 西方白帝 | 代表西方,主金德 |
| 五方五老 | 北方黑帝 | 代表北方,主水德 |
| 五方五老 | 中央黄帝 | 代表中央,主土德 |
三、总结
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,道教中“天尊”并不是一个固定数量的概念,而是根据不同的经典、流派和信仰体系有所变化。如果仅以“三清”作为核心的“天尊”来看,那么道教中真正意义上的“天尊”只有三位。
但在实际信仰和文化中,道教还发展出了“四御”、“五方五老”等神祇,这些虽然也被尊称为“天尊”,但实际上并不属于“三清”体系,而是辅助性的神灵。
因此,回答“道教一共有多少天尊”这个问题时,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:
1. 严格意义上:道教有三位“天尊”,即三清。
2. 广义上:道教中有更多的“天尊”称号,如四御、五方五老等,总数可达十余位。
综上所述,道教中的“天尊”数量并非绝对,而是因典籍、流派和信仰习惯而异。在日常交流或学术研究中,应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“天尊”的具体所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