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业生产中,除氧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锅炉给水处理和热力系统中。它的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溶解的氧气及其他气体,以防止设备腐蚀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。那么,除氧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它具体有哪些作用呢?
工作原理
除氧器的核心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和化学反应。首先,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水温提升至一定温度(通常为104℃左右),使水中的溶解气体达到过饱和状态,从而加速气体的析出。其次,利用机械搅拌或喷雾技术增加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,进一步促进氧气和其他气体从水中分离。最后,通过真空抽吸或其他方式将脱除的气体排出系统外,确保水质满足使用需求。
主要作用
1. 防腐蚀保护
水中溶解的氧气是导致金属管道和设备腐蚀的主要因素之一。除氧器能够有效减少水中氧气含量,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降低维护成本。
2. 保障系统安全
在高压高温条件下,溶解气体可能会形成气阻现象,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。除氧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确保整个热力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3. 节约能源
通过优化水质,减少了因腐蚀造成的能量损失,并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,间接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。
4. 环保效益
防止腐蚀不仅减少了维修频率,还降低了废弃物排放量,符合现代工业绿色发展的理念。
总之,除氧器凭借其高效的脱气能力和多重实用价值,在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环境友好角度来看,它都是一项值得信赖的技术创新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