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阋墙是什么意思】“阋墙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原意是兄弟在家中争吵,后来引申为内部矛盾、家庭或团体内部发生争斗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家人或一个组织内部的不和与冲突。
一、
“阋墙”一词源自古代文献,最初描述的是兄弟之间在家中争执,后来被广泛用于比喻内部矛盾。它强调的是同一群体内部因意见不合而产生的对立,而非外部敌人的威胁。这一成语多用于批评内部不团结、互相指责的现象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阋墙”可以用于家庭、公司、团队甚至国家之间的内部冲突,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,提醒人们应注重团结、化解矛盾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阋墙 |
出处 |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 |
原意 | 兄弟在家中争吵 |
引申义 | 内部矛盾、争斗 |
使用场合 | 家庭、组织、团队等内部冲突 |
情感色彩 | 负面,表示不和谐、不团结 |
现代用法 | 批评内部不和、互相指责 |
同义词 | 内讧、内斗、纷争 |
反义词 | 团结、和睦、同心协力 |
三、结语
“阋墙”不仅是对古代家庭关系的一种描述,更是对现代社会中各种内部矛盾的深刻警示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分歧时,应以沟通与理解为主,避免因内部争斗而削弱整体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