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如何计算及支付?】根据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及相关法律法规,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员工的年休假权利。如果员工在年度内未能休完应休的年休假,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相应的未休年休假工资。以下是关于“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如何计算及支付”的详细说明。
一、基本概念
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后,依法享有的带薪休假权利。根据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,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,年休假为5天;满10年不满20年的,年休假为10天;满20年以上的,年休假为15天。
未休年休假工资是指因单位原因导致员工无法享受年休假时,单位应按照员工日工资标准支付的补偿。
二、未休年休假工资的计算方式
未休年休假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:
> 未休年休假工资 =(员工月工资 ÷ 21.75)× 应休未休天数 × 2
其中:
- 月工资:指员工在正常出勤情况下的月工资,包括基本工资、奖金、津贴等;
- 21.75:为国家规定的月计薪天数;
- 2:表示未休年休假工资为正常日工资的两倍。
三、未休年休假工资的支付标准
项目 | 内容 |
计算基数 | 员工正常出勤情况下的月工资 |
计算方式 | (月工资 ÷ 21.75)× 应休未休天数 × 2 |
支付主体 | 用人单位 |
支付时间 | 一般应在年度结束前或员工离职时一次性支付 |
法律依据 | 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、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》 |
四、注意事项
1. 单位有责任安排年休假,如因单位原因未安排,应依法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。
2. 员工主动放弃年休假需书面确认,否则仍视为未休,单位需支付工资。
3. 跨年度未休年休假,单位仍应支付相应工资,不得以“过期”为由拒绝支付。
4. 离职时未休年休假,单位应按比例支付工资,不因离职而免除责任。
五、总结
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的计算主要依据员工的月工资和未休天数,按日工资的两倍支付。用人单位有法定义务确保员工年休假权利,并在未安排休假时及时支付相应补偿。员工在遇到此类问题时,可依据相关法律维护自身权益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操作流程或争议处理方式,建议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专业律师。